时间:2022-10-10 14:24:50 | 浏览:3413
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变大,水温处于不冷不热的阶段。鱼类觅食极为旺盛,觅食时间长,觅食范围变大,大鱼常常出没于食物丰富的浅水区域,是一年中收获大鱼的绝佳时机。在水广鱼稀的水面选择合适的钓位,是收获大鱼的必备条件。每当节气更替,气候变化时,水温条件会有所不同,鱼所在的位置都会有一些区别。
一、湾子
在不冷不热的阶段时,最适合钓各种湾子,其中包括水库的库湾、河流的洄水湾等等。这些地方有水不深,但是浑水的特点,浑水的透光性比较差,大鱼会感觉比较安全。这些地方水流平缓,食物比较丰富,是大鱼比较主要的觅食场所。湾子可以钓湾子内部,也可以钓湾子两侧,因为大鱼到湾子寻找食物,并非从深水中直接游过来,而是沿着岸边一定距离进入湾子,所以湾子两侧也是比较经典的鱼道,跟铧尖地形比较类似。
二、大小水面相连的地方
一些大型的湖库,或者江河,基本都会有与之相连的支汊。相对于较大的水面来说,较小的水面食物会更加丰富一些。在中晚秋阶段时,正是鱼类觅食范围很大的阶段,大鱼会从大水面进入小水面寻找食物,所以相连的地方也是比较经典的鱼道。只要相连的地方不是太浅、太窄,一定是出鱼的好地方。水面小,升温会更快,如果是高温的夏季一般不会选择这样的钓位,除非是夜钓。这种地方,其实跟湾子类似,都更适合春秋两季选择。
三、坡
坡是很多钓友都喜欢选择的地形,属于全年都出鱼的好位置。不过气温条件不同时,要在不同的方位找坡这样的地形。比如冬季气温低,一般是东岸或者北岸去找坡。坡,一般是钓缓坡,太陡的坡一般是没有什么鱼的,因为食物会滚到到坡下,垂钓难度会大很多,而且对于钓鱼人来说也不够安全。坡是深水挨着浅水的地形,使用短杆就可以钓较深的钓点。浅水食物丰富,深水适合躲藏。不管钓深还是钓浅的季节,这种位置都是钓鱼人必争之地。
四、阴凉
秋分之后昼夜温差开始变大,最大的特点是太阳下和树荫下会有很大的温差,所以在没有进入晚秋阶段时,阴凉位置依然是水温低、溶氧高的好位置。并且这种地方是柔光的环境,就算不深也会有大鱼在这里觅食。比如树荫下,常有果树、树叶、昆虫落入水中,部分鱼类会躲在树荫下等待食物落水。还有桥下,其实有桥的地方也是全年都出鱼的好钓位。只是高温季节时钓桥下,不冷不热的阶段钓桥墩附近,向阳一面还是背阴一面均可,气温较低时,注意一定钓向阳一面的桥墩。
秋分之后选择钓位,总体原则就是不钓太深,因为此时是鱼类频繁靠近浅水觅食的阶段。从朝向的角度来说,中晚秋是背阴到向阳的变化,也是活水到静水的变化。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在野钓中更加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饵料的大小、状态、软硬,钓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调漂的灵钝,以及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总之是需要反复摸索和总结的,并非
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钓友“喜欢钓小鱼”,而且是装备越是新潮的钓鱼人越喜欢钓小鱼。事实上小鱼确实要比大鱼好吃,不管何种小鱼只要用来香煎或者油炸那叫一个香,只是有点儿费酒而已。小鱼很好吃小鱼真的这么有魅力?以至于如此多的钓鱼人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时间:2021、10、20地点:野塘目标鱼:鲫鱼窝饵:酒米钓饵:饭粒钓法:传统长杆短线我属于出钓后不管鱼获怎样,哪怕是空军一样要发帖,不为别的就是简单的记录自己每次出钓过程,等以后老得不能再钓鱼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回忆一下曾经的快乐!前几次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野钓快速诱鱼估计没有几个钓友不想要,也确实有快速诱鱼的方法,但是快窝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适合的钓况。如果你每次出钓的时间不长,在不在乎渔获大小的情况下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当然,蓑笠哥自己也有局限性,分享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钓况,
现在钓鱼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越看一些“大师”的视频,越感觉自己不会钓鱼了我不是指所有的大师都是如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似技术很厉害,每次在视频里狂拉、爆护的,实际只是包装的好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活跃在某些养殖塘、
野钓第一重钓位,好的钓位能保证至少一半的渔获,其次就是饵料了,在野钓圈子,不少钓友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自制饵比商业饵好,饵料好不好,配方很重要,一个好方子能顶上一个好的钓位。那么在实战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野钓经验越丰富,钓龄越久的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