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碰上这3种情况,打窝还不如不打窝,能钓一个算一个

时间:2022-10-10 15:09:22 | 浏览:225

钓鱼前先打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多钓友到了钓位以后甚至连底都不找,总是心急火燎的把窝料先丢下水,哪怕抢个几分钟的时间也是好的,认为窝料早一点下水就能快人一步把鱼诱进窝。先不说不找底就打窝有很多的弊端,单说打窝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任何时候都

钓鱼前先打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多钓友到了钓位以后甚至连底都不找,总是心急火燎的把窝料先丢下水,哪怕抢个几分钟的时间也是好的,认为窝料早一点下水就能快人一步把鱼诱进窝。


先不说不找底就打窝有很多的弊端,单说打窝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到好的效果,钓龄久、平常出钓率高且细心观察的人就会发现,在某些时候不打窝还能钓几条,打了窝反而效果不行甚至空军,补窝也是同理。


不止是野钓,这种现象在黑坑也经常碰到,比如我以前很喜欢去黑坑“偷驴”,偷驴的时候直接钓倒是时不时能来一口、钓一个,但每当钓起一个鱼以后我总觉得应该补点散炮下去,这样才能留住鱼,可是这一补直接就补死了~

野钓短时间作钓不适合打窝,尤其不适合重窝

如果窝子里窝料很少或者没有,那么有鱼进窝或者从边上路过看见钓饵时,就会直接吃钩上的饵,效率比较高。而当窝子里有很多窝料时,鱼进窝有可能会吃钓饵,也有可能吃窝料,就算是50%的概率吃钓饵,那和前面100%的概率比也是降低了一半。


况且50%的概率是没有的,因为窝料多、钓饵少,鱼不可能恰好就咬了钓饵,哪怕是你的钓饵比窝料更好吃。不信的话可以去看水下视频,多看几个视频然后记录一下,你就会发现鱼进窝基本都是先吃窝料,而且还是先吃最边上的窝料,碰到一些大一点的鱼或者狡猾的鱼,连边上的窝料都不会直接吃,一般都是吃一口就走,过一会儿回来再吃,确认没危险才会赖在窝子里。


如今的自然水域,资源大不如前,鱼不可能在短时间就大量聚窝,所以如果说你垂钓时间不长,那就少打窝不打窝,只钓那些过路鱼就好,打了窝反而让鱼心生警惕或者只吃窝料就饱了。

野钓遭遇异常天气不宜打窝

天气是非常影响鱼口的,而鱼对天气的感知能力又很强,要比咱们更厉害,比如说降温的前一天或者当天,鱼会疯狂觅食,而后的几天就闭口食,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咱们对天气的敏感程度不如鱼,但好在可以通过天气预报,如果你知道天气变化,尤其是大幅度升温或强降温,那么就应该考虑到鱼情有变,这个时候窝子就不能乱打,尽量以小窝为主。哪怕是降温的前一天,这种天气虽经常有可能爆护,但也不能百分百确保,所以我依然建议不打重窝,宁愿高频率抽竿利用饵料雾化去诱鱼,等鱼进窝、越钓越快的时候,搓大饵补窝也不会迟。


如果你是在大降温或大升温之后再出钓的,那直接就可以放弃打窝了,因为大多数情况鱼情是不好的,越打窝越难钓。除了降温升温,还有就是春季鱼起浮晒太阳,夏秋季节因为闷热缺氧而浮头,这些时候更是不能打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适合的就是死守,能逮一个是一个,打窝只会降低你守钓的效率。

不探底不打窝,在垂钓“锅底型”水域时打窝要小心

不探底就打窝绝对是不理智的做法,尤其对于陌生的水域,如果你不探底就无法知道深度,不能准确投放窝料,也不清楚水底是否有障碍物,是否会挂底,而且连水底是否平坦也不知道,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至于早打窝早诱鱼的说法,我觉得在野钓中也不差探底这一点时间。


另外还有个情况值得一说,很多钓友在探底时只会注意两点,第一是水深,第二是是否挂底,很少有关心水底是否平坦的。那么假设你钓的那个地方不平坦,恰巧水底是个锅底的形状,即四周浅越往中间越深,这样一来咱们打下去的窝料就很可能向前滚落。


南方很多山体型水库就是这样的锅底型,比如说下图,这是我们村的水库,我在坝上拍的。在坝上作钓,很多人也是用常规思路、常规打窝法,找好底以后就把窝料丢浮漂的位置,就完全不考虑窝料会往前滚。

遇到这样的地方,如不是垂钓特别大的鱼,我建议还是不打窝比较好,或者应该搓大饵做窝。有些钓友说担心窝料往前滚的话只要把窝料打在浮漂后面即可,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实际上这个距离你是很难操作的,窝料打在浮漂后面多远的距离才能保证刚好滚到钓饵附近呢?咱也看不到水下的情况,无法验证。


再啰嗦一句,有些钓友反应过一种情况:长时间没有口,但浮漂前面一二米的距离总是在冒泡。其实这就有可能是窝料滚到前面去了。

最后再说说补窝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玩台钓且使用商品饵,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补窝的,不管是没口还是狂口都不要补窝。如果没口,你补再多窝料也还是没口,甚至本来还能钓到可一补窝直接补死;如果口特别好,下面鱼聚的很多,那也不用着急,只需要时不时的搓几竿大饵下去也能起到补窝的效果,而且效果很好不会惊鱼。


真正要说补窝,还是传统钓玩长竿短线时比较注重,因为长竿短线一般都是打几个窝,挂蚯蚓红虫轮番钓,虫饵的诱鱼留鱼能力很差,尤其是留鱼能力基本是没有的,所以就全靠窝料留鱼,如果窝料没了或者你把窝子里的鱼完全钓完,那这个窝子就麻烦了。


我认为应该是等到窝子里的目标鱼数量减少,口明显慢下来,或者本来没有小鱼闹,钓着钓着鱼的个头越来越小,到后面小鱼开始闹窝了,这个时间就应该立即补窝了。但补窝的量一定要比第一次打窝时的少,建议只补第一次的一半甚至1/3。如果你在这个窝子并没有钓到太多鱼,感觉窝子里还有窝料,那就可以不补窝,停钓即可,等上半小时以后再钓。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相关资讯

晚秋野钓“时刻表”,看准时机再出门,爆护几率飙升数倍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钓鱼技巧:4个实用野钓技巧,让你的中鱼率翻几倍

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在野钓中更加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饵料的大小、状态、软硬,钓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调漂的灵钝,以及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总之是需要反复摸索和总结的,并非

野钓鲫鱼,必须得掌握的小细节,用的好了真能多钓一些鱼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是时候把灰面“抖”起来了,钓鲫鱼最强方法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秋钓」话说狡兔三窟,野钓必须靠走,勤换钓点才有渔获

时间:2021、10、20地点:野塘目标鱼:鲫鱼窝饵:酒米钓饵:饭粒钓法:传统长杆短线我属于出钓后不管鱼获怎样,哪怕是空军一样要发帖,不为别的就是简单的记录自己每次出钓过程,等以后老得不能再钓鱼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回忆一下曾经的快乐!前几次洛

野钓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它魅力何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浅谈野钓快窝:能快速诱鱼,技术要点及配套细节分享

野钓快速诱鱼估计没有几个钓友不想要,也确实有快速诱鱼的方法,但是快窝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适合的钓况。如果你每次出钓的时间不长,在不在乎渔获大小的情况下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当然,蓑笠哥自己也有局限性,分享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钓况,

野钓的精髓是什么?关键在于“野”,掌握了这些才能钓好鱼

现在钓鱼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越看一些“大师”的视频,越感觉自己不会钓鱼了我不是指所有的大师都是如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似技术很厉害,每次在视频里狂拉、爆护的,实际只是包装的好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活跃在某些养殖塘、

别把野钓的饵料配方想的那么复杂,就这么几点,新手也能配成功

野钓第一重钓位,好的钓位能保证至少一半的渔获,其次就是饵料了,在野钓圈子,不少钓友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自制饵比商业饵好,饵料好不好,配方很重要,一个好方子能顶上一个好的钓位。那么在实战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野钓经验越丰富,钓龄越久的钓友,

野钓窝料哪家强?这7款窝料用的人最多,效果好还便宜

前几天发了篇文章,标题是“哪几种饵料销量最高?特意去渔具店打听,原来这10款最受欢迎”,引来了很多钓友的评论,大家补充了很多我没有提及但同样好用的饵料,在此表示感谢。也有部分钓友指出:老坛玉米、麝香底窝这些饵料销量也非常好,你为什么不说呢?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免费电影网月子中心品牌网火龙果种植网吉安新闻头条网雅培奶粉评价网老庙黄金首饰周易起名网帝舵手表收藏信用征信资讯网昆明交友聚会网草莓种植网驾校宝典学习网海信电视评测网谢苗影迷网梨子水果网
钓鱼野钓网-钓鱼竿品牌十大排名、自制万能饵料、野钓小黑哥、钓鱼技巧大全调漂方法、钓鱼饵料配方、秋季鱼饵配方大全、钓鱼秘籍野钓技巧视频、野钓实用钓法中国台钓鼻祖三剑客、、野河钓鱼技巧大全、中国台钓鱼竿十大名牌排名。
钓鱼野钓网 5el.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