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25:56 | 浏览:213
野钓充满魅力这点毋容置疑,不仅因为能身处青山绿水、相伴闲云野鹤,更因为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有大批的钓友忠爱野钓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说具有不确定性是指下一杆不知道能钓中什么鱼,也不知道能钓中多大的鱼。不像去黑坑垂钓那样,老板放的什么鱼就只能钓什么鱼,想钓其他的也没有。
说具有挑战性是因为自然水域的鱼资源越来越匮乏,在野钓中如果想有个好渔获真的不是太容易,多数野钓钓友都品尝过当“空军”的滋味,有劳累一天最终钓了个“白板”的经历。
针对野钓的这两个特性,我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技巧,在野钓中非常实用,而且效果明显。
一、不以方便与否作为选钓位的标准。很大一部分钓友们野钓时本着两点去选择钓位,一是方便出入、来往顺畅,或距离能停车的位置较近,来回搬运东西方便。二是比较平整,方便安置钓椅、钓箱。殊不知这样的地方往往人来人往,鱼儿缺乏安全感,是很少光顾这些区域的。建议还是选择偏僻、肃静的地方作为钓点比较合适。当然了,安全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二、根据太阳照射角度选择钓位。我们都知道太阳是清晨从东边升起的,傍晚从西边落下,那么我们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去选择钓位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别让影子到照射到水面上,因为杆影和人影会惊吓到鱼,导致它们不敢过来进食。尤其是自然水域中的大鱼警惕性都很高,不然也不会长这么大。
简单来说就是上午钓西,下午钓东。
三、在炎热的夏季选择夜钓是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躲避酷暑,二来夜间小杂鱼闹得轻,有的水域夜间小杂鱼根本就不闹,三是夜间鱼更容易靠边,进食积极,胆子大,警惕性不高,钓获大鱼的机会增多。
但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好结伴而行,另外夜间光线差,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四、钓鱼钓虾,趁早搬家。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有鱼的水底不会有虾米,同理,有虾米的水底也没有鱼,如果你在你的钓点频繁钓住虾,那就建议你立马换钓位,别再犹豫。
另外,在钓点钓住泥鳅,证明钓点不会有大鱼,如果你是以大鱼为目标鱼,同样建议你立马换钓点。
五、野钓最好选择钓底。很多野钓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钓底时往往能钓获中上层鱼,比如草鱼、鲢鱼等,这种现象说明在自然水域中,中上层鱼同样会去水底寻觅食物,也就是说所有鱼种都有去水底觅食的习性,什么底层鱼、中层鱼、上层鱼区别的并不严格,所以选择钓底是野钓的最广谱钓法,除非只想钓中上层鱼,如草鱼、鲢鯒鱼。
六、建议架两支竿。野钓没有限竿一说,我们完全可以下两支钓竿,一长一短,长竿使用粗线、重坠、大钩,常规打窝,守钓大鱼。短竿使用小钩、细线、轻漂,酒米打窝,钓小鱼。像白条、麦穗等,食用价值并不低于大鱼。鱼资源匮乏,这也是摆脱参加“空军”的有效办法。
只是要注意:两支浮漂都要在视野之内,避免顾此失彼。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在野钓中更加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饵料的大小、状态、软硬,钓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调漂的灵钝,以及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总之是需要反复摸索和总结的,并非
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钓友“喜欢钓小鱼”,而且是装备越是新潮的钓鱼人越喜欢钓小鱼。事实上小鱼确实要比大鱼好吃,不管何种小鱼只要用来香煎或者油炸那叫一个香,只是有点儿费酒而已。小鱼很好吃小鱼真的这么有魅力?以至于如此多的钓鱼人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时间:2021、10、20地点:野塘目标鱼:鲫鱼窝饵:酒米钓饵:饭粒钓法:传统长杆短线我属于出钓后不管鱼获怎样,哪怕是空军一样要发帖,不为别的就是简单的记录自己每次出钓过程,等以后老得不能再钓鱼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回忆一下曾经的快乐!前几次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野钓快速诱鱼估计没有几个钓友不想要,也确实有快速诱鱼的方法,但是快窝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适合的钓况。如果你每次出钓的时间不长,在不在乎渔获大小的情况下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当然,蓑笠哥自己也有局限性,分享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钓况,
现在钓鱼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越看一些“大师”的视频,越感觉自己不会钓鱼了我不是指所有的大师都是如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似技术很厉害,每次在视频里狂拉、爆护的,实际只是包装的好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活跃在某些养殖塘、
野钓第一重钓位,好的钓位能保证至少一半的渔获,其次就是饵料了,在野钓圈子,不少钓友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自制饵比商业饵好,饵料好不好,配方很重要,一个好方子能顶上一个好的钓位。那么在实战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野钓经验越丰富,钓龄越久的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