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31:41 | 浏览:297
大部分情况下,钓鱼还是得打窝,有句话叫做“要想鱼上岸得拿粮食换”,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各位钓友千万不要忘记两件事:1、不是所有的鱼情都适合打窝;2、不打窝不代表钓不多。
如果不考虑渔获,那么打不打窝完全看个人意愿,这就不用多说了;如果考虑渔获,我觉得鱼密度低、鱼摄食量低以及作钓时间短这三种情况下可以不打窝或者少打窝。
那么不打窝的情况下该如何作钓?其实是有很多种方法的,这里我分享2种效率比较高的方案,大家可以结合鱼情、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种,废话不多说下面直接进入正题。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诱鱼方法,相信很多钓友都知道,但我还是觉得应该仔细地说一下,除了照顾新手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这种方法很讲究使用时机,如果时机不对,不但诱不到鱼,反而会给自己平添烦恼且浪费精力。
用拉饵快速抽窝,利用饵料雾化来诱鱼,这种方法适合垂钓小鱼(鲫鱼、鲴鱼、白条等),且一定要在密度尚可的水域作钓才能尽快见效,另外如果你只想钓鲫鱼不想钓白条,但碰巧水里白条麦穗等小鱼又特别多,那这种方法就会很烦。
如果一条河里目标鱼的密度很低,不是说不能抽频率,而是我怕你还没等到鱼进窝就已经累的放弃了,尤其是当下这种比较寒冷的季节,鱼的活动量很小,可能你抽几个小时的频率把手抽断了都不见鱼。
说了使用前提,再说说这种钓法的核心,既然是靠饵料雾化诱鱼,那么有两点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是饵料的雾化性,第二是抽杆的频率,缺一样效果都会打折扣。
要做好这两点难倒是不难,首先讲饵料,建议用细腻、雪花粉类物质偏多的饵为主,如果你选的饵料比重很大、颗粒很多,那就得往里面添加一定量的雪花粉或轻麸,比例在10%~30%。开到什么样的程度比较好呢?你可以丢一块到水里,如果它是呈烟雾状下沉,那就可以了,当然了,作钓三四米以上的深水,肯定要稍微控制一下雾化,否则是很难诱到鱼的。
再说抽杆频率,这个拼得其实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你抽的再快哪怕一秒一杆,持久性不够完全是白搭。钓小鲫鱼,密度尚可的水域,前期可以饵料到位就提杆,直到把鱼诱进窝再放慢速度,如果密度少,那就半分钟一杆,天冷、人懒,控制在一两分钟一杆也行,但务必坚持。
我这里提出的干散饵不是散炮,它应该要比散炮湿、比散炮粘、散落性也要更差一些,大家可以理解成比正常搓饵再干一点的那种饵。
这种饵也是靠雾化诱鱼,但雾化性没有拉饵好、诱鱼也没有拉饵快,但它可以弥补拉饵的缺点,如果说拉饵抽窝的前提是垂钓小鱼、目标鱼密度要高、杂鱼闹窝不能太多、水不能太深,那么接下来说的这种干散饵做窝正好能在不适合拉饵抽频率的地方使用。
饵料上的配置:理论上什么饵料都可以,如果水深在三四米及以上,那建议以大片状、粗颗粒的饵料为主,或者你可以加酒米或任意的底窝料以增加整体比重和留鱼性。
以老三样举例,一份蓝鲫+一份918+一份速攻即可,另外还建议加一份轻麸和一份酒米,轻麸的作用是增加雾化、冲淡拉丝粉含量,酒米的作用是留在水底、好让进窝的鱼有食吃,增加留鱼性。
饵水比方面,正常开拉饵是1:1.1,开搓饵是1:0.8,我们开干散饵需要再少一点,大概1:0.6即可。加完水五指张开快速划散,然后千万别打揉,放一边静置十分钟,到点后再用手划拉几下,有疙瘩就搓散,全程不要打揉、不要抱团。
使用方法:
鱼比较多的情况,用拉饵抽窝就行了,鱼比较少半天才会发窝、每次发窝钓的数量也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干散饵抽窝,这时抽窝速度不需要很快,你可以半分钟至一分钟换一次饵,也可以两三分钟换一次饵,但节奏还是要保持住。
上饵也很简单,就像包饺子一样,先抓一点饵料捏扁,把钩子放在正中间,再把两边的饵料往中间堆,包好后几个手指用力压紧就好,不要搓的很圆润,捏的有棱有角雾化更好。
抽个几杆以后你觉得窝子里差不多要来鱼了,就稍微改变一下,上钩继续搓散饵,下钩改为蚯蚓或红虫,荤素搭配一钩主诱一钩主钓,这样诱钓结合,效率比较高。
当然了,如果鱼足够多,肯定是饵料操作更快速,你可以取一些散饵出来,加适量水使其变成搓饵,想用搓饵就加点拉丝粉进去。
如果是钓一天,那最好还是打个窝子,有条件多打几个,如果钓半天、几个小时,或者在密度很低的水域作钓,那么不建议打窝,至少别打重窝,可以用上述两个方式去作钓,只要钓位不是太差肯定比别人钓得好。
天气冷,虫饵还得带上,在你觉得鱼口墨迹、鱼多口乱、实在没啥办法时就挂个蚯蚓红虫试试,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在野钓中更加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饵料的大小、状态、软硬,钓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调漂的灵钝,以及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总之是需要反复摸索和总结的,并非
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钓友“喜欢钓小鱼”,而且是装备越是新潮的钓鱼人越喜欢钓小鱼。事实上小鱼确实要比大鱼好吃,不管何种小鱼只要用来香煎或者油炸那叫一个香,只是有点儿费酒而已。小鱼很好吃小鱼真的这么有魅力?以至于如此多的钓鱼人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现在钓鱼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越看一些“大师”的视频,越感觉自己不会钓鱼了我不是指所有的大师都是如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似技术很厉害,每次在视频里狂拉、爆护的,实际只是包装的好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活跃在某些养殖塘、
野钓第一重钓位,好的钓位能保证至少一半的渔获,其次就是饵料了,在野钓圈子,不少钓友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自制饵比商业饵好,饵料好不好,配方很重要,一个好方子能顶上一个好的钓位。那么在实战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野钓经验越丰富,钓龄越久的钓友,
没错,我今天分享的还是手机修图的技巧。在我看来,所有的照片都应该后期,这个跟你前期的拍摄水平无关。如果你对摄影足够的了解你就会发现,越是拍摄技术好的人对于后期越是接受。摄影是个系统工程,后期只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恰当的后期不仅可以对照
1.眼睛会越变越小近视眼的人不带眼镜只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看远处的就很模糊,需要眯着眼睛才能看清,长时间的眯眼会让眼睛变小,眼睛小就会显得整个人没有精神,明明不戴眼镜是为了让自己变美却没想到会适得其反,所以近视后要及时佩戴眼镜,只要度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