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35:04 | 浏览:238
在野钓大鱼时,一直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叫做钓底大鱼多,因为底层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更多,部分中下层的鱼类也有底层进食的习惯,而且刮风、走水在野钓中比较常见,所以钓底往往比钓浮更合适一些。第二个说法是钓钝大鱼多,在钓底时调漂钝一些,不需要那么花哨的调漂方法,抓死口就行。因为毕竟是大鱼,钝一些完全不影响漂相的产生。
为何钓钝上鱼多,其中的原理其实还是比较多的。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钓灵什么是钓钝,灵钝之间的差异,并非是简单的调目、钓目高低的对比,甚至可以说跟调目和钓目反而没多大关系。因为在调漂时,饵料重量不同,调目和钓目相同时,灵钝也有区别。如果是钓低目钓高目时,鱼钩的重量不同,调目和钓目相同时,灵钝也是完全不同的。灵钝是需要从饵料、子线在水下的状态来对比的。饵料被子线拉着,子线处于绷紧的状态就是灵,子线松弛弯曲就是钝,甚至跟铅坠一起躺底,就是最钝。
不管子线松弛弯曲,还是子线躺底的状态,都更符合底层鱼类的进食特点,因为这种状态下在大鱼进食时不会出现子线挡口的现象,鱼进食的异物感更低,所以会有较高的中鱼率。如果钓灵,其实有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来说子线是绷紧的,子线拉着饵料,如果鱼进食力度不大,是无法把饵料吸入口中的,甚至会出现饵料还摆动会原位的情况,对大鱼是一种惊吓。
还有这时候铅坠是悬浮在离底状态下的,如果铅坠距离水底较近,对底层鱼类也是一种惊吓,所以如果铅坠不躺底的调漂方法时,如果钓大鱼,注意使用较长的子线,这样铅坠离底比较远,不会在鱼头上晃动。如果使用铅坠躺底的钓法时,子线可以更粗一些,但是一定要短。不挡口,饵料更好入口,另外的一个好处就是鱼吃钩会比较深,鱼被勾住的部位就比较厚,这样死口就会比较多,跑鱼情况自然会比较少的发生。
所以有钓友说,学了不少调漂方法,相关的理论也学习了不少,但是这些方法好像在野钓中没有多大用处。在实际垂钓时,最终调漂又变成了铅坠躺底。所以野钓调漂,比较实用而且好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都可以采用无子线的方法来调漂,第一种是无子线调N目,挂子线钓N目,这种状态是双钩始终躺底的状态,比铅坠躺底时稍灵一点。第二就是无子线调N目,找底钓N+2、3目,这时候铅坠就躺底了,绑上短子线即可。两种方法都比较简单实用,而且采用第一种方法时,钓目大于N目时,也是铅坠开始触底的状态。
对于野钓来说,钓钝才是常态,几乎没有任何鱼情时需要钓灵。钓浮时是子线绷紧的状态,这个算是灵,但是钓浮跟钓底是完全不同的钓法。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在野钓中更加注重中鱼率的提升,确保每一口都上鱼,因为一天可能只有几口。中鱼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饵料的大小、状态、软硬,钓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调漂的灵钝,以及提竿时机的把握等等。总之是需要反复摸索和总结的,并非
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钓友“喜欢钓小鱼”,而且是装备越是新潮的钓鱼人越喜欢钓小鱼。事实上小鱼确实要比大鱼好吃,不管何种小鱼只要用来香煎或者油炸那叫一个香,只是有点儿费酒而已。小鱼很好吃小鱼真的这么有魅力?以至于如此多的钓鱼人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时间:2021、10、20地点:野塘目标鱼:鲫鱼窝饵:酒米钓饵:饭粒钓法:传统长杆短线我属于出钓后不管鱼获怎样,哪怕是空军一样要发帖,不为别的就是简单的记录自己每次出钓过程,等以后老得不能再钓鱼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回忆一下曾经的快乐!前几次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野钓快速诱鱼估计没有几个钓友不想要,也确实有快速诱鱼的方法,但是快窝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适合的钓况。如果你每次出钓的时间不长,在不在乎渔获大小的情况下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当然,蓑笠哥自己也有局限性,分享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钓况,
现在钓鱼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越看一些“大师”的视频,越感觉自己不会钓鱼了我不是指所有的大师都是如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似技术很厉害,每次在视频里狂拉、爆护的,实际只是包装的好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活跃在某些养殖塘、
野钓第一重钓位,好的钓位能保证至少一半的渔获,其次就是饵料了,在野钓圈子,不少钓友都有这么一个认知,自制饵比商业饵好,饵料好不好,配方很重要,一个好方子能顶上一个好的钓位。那么在实战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野钓经验越丰富,钓龄越久的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