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58:44 | 浏览:327
任何不谈强度和硬度说“轻量”,都是耍流氓。
打这种广告的商家就是看死你这辈子钓不到大鱼,或者笃定你不会用上1号以上的子线。鱼竿的强度和腰力来源于足够的材料,无论设计师水平多高,无论工厂的工艺控制多先进,都不可能出现同样重量的鱼竿,强度远远超同行的产品,即便用上再好的碳布都是有极限的。举个例子,我用200克普通国产低吨位碳布,你用60克日本进口顶级高吨位碳布做鱼竿,强度和腰力依旧是前者吊打你,在绝对素材重量面前,所有的技巧都是白搭。
很多商家在宣传鱼竿强度的时候会使用这个公式,比如一根钓重2kg的综合竿,会被认为可以垂钓25斤以内的鱼。如果真的这么强,那还发明鲤竿、轻量大物竿做什么?钓重只要达到2.5kg,就可以通杀全中国所有水域了。这种计算方式属于理论最大值,实际能不能钓起完全是运气。
此外,还要搞明白一个概念:能钓多大的鱼≠适合钓多大的鱼,你非要用一根鲫鱼竿去钓鲤鱼,有的时候也能胜任,但是必然“伤”竿子,结果导致调性变软,甚至没有了腰力。相当于一个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迟早是会累趴的。
很多钓友都知道,有些鱼竿会有“重头”现象,那是因为鱼竿的持感源于两个方面:材料重量和重心位置,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就是“力矩”,它是用鱼竿重量乘以鱼竿重心距离底部的距离计算得出,最早是日本伽马卡兹引入来对于鱼竿持感的。值得注意的是力矩不会被后堵影响,是真实反映鱼竿手感的关键指标。(超重后堵可以制造“幻觉”,但不能改变根本参数)
力矩是真实反映持感的关键指标
鱼竿完全不重头是很容易做的,通过锥度的调整让重心靠后就行了(握把粗)。原来多见于黑坑、竞技竿,大物竿。不过这种做法是需要牺牲一定强度和腰力的,而上述几款鱼竿由于鱼情特殊性,可以有些牺牲。不过综合竿这么做,除非碳布等级和设计水平远高于同类型产品,否则劣势也是明显的。
裁布
鱼竿的设计是一个性能平衡的过程,根据鱼情的需求调整强度、硬度、持感、调性,单独强调某一点的,都是胡说八道。
@秦楚刊号郧阳区隶属于十堰市,为县级城区,在城区的西部与北部。北与同市的郧西县、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县、河南南阳市的渐川县相连,东和同市的丹江口市接壤,南跟同市的张湾区、茅箭区、房县交界,西及同市的竹山县、陕西白河县毗邻。郧阳区地表外形西高东低
听地名故事,看发展变化。在咱们十堰,说起“郧阳”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有郧阳区,此前还有郧县,再往前有郧阳地区,追寻到明清时期还有郧阳府。那么,我们生活的这片区域与郧阳二字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郧阳这一地名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我们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会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汉阳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汉阳区土
@秦楚刊号“十堰”的传说,史书和口传众多,不过关于十堰名称的来历,民间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是正能量——传说在古代,郧县南乡张家庄(大致就是今天的十堰市老街)东面,住着一个叫熊阁老的人。他在朝廷做官卸任后,退居故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指山
当阳,宜昌市下辖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临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当阳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距今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
河溶,因二河相溶而得名,自古因其繁盛闪耀荆楚,河韵楚王志,溶耀小汉口。河溶镇初名溶市、合溶,后改称河溶,据《中国古今大辞典》记载:“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1927,河溶镇年置联保处,属当阳第三区署;1945年,改置河溶镇公所;194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百姓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加强,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城镇下放人员和知青回城,就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些人为了谋生开始尝试着摆摊卖东西,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逐渐开放,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在鄂城,建设街(旧名西
作者:麻小薯走入广西北部湾说说这次旅行再一次来到广西,恍惚间已经隔了六年之久,记得上一次,将错就错去了防城港和北海两座城市,没想到时隔六年,我又回来了。当年的匆匆而过,注定这次让我更近一步地深入北部湾。南宁的人间烟火气,防城港的边陲风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