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7:09:24 | 浏览:2536
野钓用的钓饵,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每一个喜欢野钓的钓鱼人,都希望自己能琢磨出独家秘方,常见的野钓饵料,有玉米、麦粒、蚯蚓,皮筋颗粒等,但是不常见却又效果不俗的钓饵,如馒头、米饭、油渣、玉米面等,使用得当,效果丝毫不差。
大多数新手,对野钓用饵,有两个误区,误区一,好饵料可以通杀野外水域中大多数的鱼,误区二,某一种钓饵,只能钓特定的鱼,就因为有这两个误差的存在,所以饵料好找也好做,但却不好用。
第一个误区,不管是什么配方、什么材料做的饵料,只要有第一条鱼吃,理论上该水域中大多数鱼都会开口进食,如果没有鱼吃,只能是饵料的味型有问题。
第二个误区,没有哪一种饵料、食物,指定某一种鱼才能吃,而其他种类的鱼则不能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搞明白这两点,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饵料,只要不是将其味型弄的太过于奇葩,都是可以钓到鱼的,但是,想要钓到、钓好,这就需要不同种类的饵料,有不同的用法,根据不同类型的饵料,大体上可以这样来使用。
第一类、玉米、麦粒、红薯等素饵,可打窝、可钓饵,以守为主
玉米、麦粒、红薯等饵料,都是植物的果实,优点是味型清淡、自然,能在降低鱼群警惕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刺激进窝鱼的觅食欲望。
但是,这类素饵的缺点也很明显,味型寡淡,即使用数量较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窝,所以,想要使用这一类的素饵,二次加工,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手段,有发酵、蒸煮、酒泡、烘烤,根本目的,就是让材料糖化、发酵,使其散发出糖化后的酒香、糖香,增加诱鱼的效果。
至于使用,可以打窝,可以充作钓饵,因为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非常受钓友们的青睐,算是野钓爱好者们,使用最多的饵料。
第二类、蚯蚓、红虫、白虫等活体虫饵,以钓饵为主,打窝为辅
蚯蚓、红虫、白虫,算是钓鱼人用的比较多,也是比较容易取得的活体昆虫了,这类昆虫都属于腔肠类软体动物,共同特征,就是组织液多,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都是依靠毛细血管进行氧气交换,进水后依然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存活,不会马上死亡。
将其挂钩,用来做钓饵,其味型腥臭,活性十足,能对进窝鱼群,做到视觉、味型双重刺诱导,能有效刺激鱼群的摄食欲望。
当然,虫饵的弊端也很明显,第一是比较恶心,不管是体型较大的蚯蚓,还是体型较少的红虫,处理不好,都容易弄得满手汁液,如果有密集恐惧症,那就更别提了。
第二则是诱聚效果是不分目标的,只要附近有鱼群进窝,不管种类,不管体型大小,都会对钓饵兴趣十足,所以,使用虫饵做钓饵时,很容易招惹小鱼闹窝。
使用这类虫饵做钓时,主要以做钓饵为主,在天气较冷的时节,也会将其和粉饵混合,打窝使用,效果也算十分不错。
第三类、油渣、豆渣等食品加工后的残留物,以打窝为主,做钓饵为辅
酿酒后的酒糟、榨糖后的甘蔗渣、甜菜渣、榨油后的豆渣、油渣,都是属于食品加工之后的固体残留物,很难说这一类的材料,具体对某一种类的鱼,有特殊的效果。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属于天然的食物,味型比常用的素饵要浓郁,但是又不会像商品饵的味型一样,引起鱼群的警惕性,尤其是这类材料,已经被压榨过,进水之后,都会雾化,状态非常自然。
用来打窝,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和其他饵料组合,都有十分不俗的诱聚效果,对钓鱼人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来源比较少,购买不太方便,价格也不算便宜。
第四类剩饭类,如馒头、米饭,专门钓鲫鱼、草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者再往前一些,因为资源匮乏,钓鱼爱好者没有更好的饵料来源,用剩饭、剩馒头,滴上十几滴香油,然后揉一下,就能用来钓鱼。
时至今日,用剩饭钓鱼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偶然用一下,对进窝的草鱼、鲫鱼,还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第五类、新鲜小鱼虾、青蛙、泥鳅等个头略大的活体饵料,主要钓肉食鱼为主
有句老话,叫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实际上,在野外水域中,这是一种生态链的正常状态,不说鲤鱼这种杂食鱼,就算是草鱼这种以素食为主的鱼,也会在缺乏食物的时候,主动攻击体型小的鱼。
所以,想要钓到体型大的鱼,要么耐心用素饵守钓,要么就用体型较大的活饵,常见的,有泥鳅、虾、小鱼、螺蛳,用的比较少的,有青蛙、幼禽,如小鸭等。
当然,用活体做钓饵,主要是以体型较大的肉食鱼类为主,但是在使用小鱼虾、泥鳅做钓饵时,也有可能钓到大草鱼、大鲤鱼,甚至是个头较大的鲫鱼。
最后,在野钓时,并没有哪一种饵料会效果特别好,以上这五类饵料,算是野钓中使用的比较多的类型,但并不是说,只有以上这五类饵料,才有不错的效果,诸如动物内脏、血液,果蔬的果实,如葡萄、榴莲果肉等,在特定水域,垂钓某些鱼类时,确实也有不俗的表现,但是用的非常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寒露节气是进入晚秋的开始,气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鱼好钓的阶段。晚秋到初冬阶段,依然是公认的钓鱼旺季。从进入晚秋开始,常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非常不稳定,不能像不冷不热的仲秋阶段,此时出门开始注重时机的把握,因为并非什么天气鱼情
在野钓中可能遇上各种情况,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是钓鱼人的基本功。为了把鱼钓好,不少民间高手都有各自的独家秘方,别看一些方法很土,但是在野钓中效果是不能忽视的。入秋了,鱼情会越来越好,分享一些独家秘方,希望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一、土的妙用既然是
野外垂钓,如果不是明确了目标鱼一定要是鲤鱼草鱼,钓鲫鱼为主,就是个好选择,而市面上,商品饵按鱼种来分类的话,鲫鱼饵种类最多的;钓鲫鱼要说简单,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但是要说次次都能多钓一点鱼,那就不简单了,因为颇有几个小细节,是大家都知道,但是
野钓大鲫鱼,最好的阶段是深秋和初冬,因为鲫鱼惧怕高温的天气,在气温逐渐变冷的时候才变得比较好钓,这可能跟鲫鱼更加耐寒有关,一是鲫鱼全年不停口,在冬季依然会进食,二是贴秋膘准备过冬的阶段比其他底层鱼类更晚一些。抖灰面钓法,是民间野钓大鲫鱼一种
四月份已经过去大半了,谷雨过后,就要准备迎接夏季了,这个时候的温度已经开始大幅度的提升,对于钓鱼人来说,也是个非常好的时间。因为随着温度提升,大多数鱼儿也都开始外出觅食,可以说油菜花黄的这段时间,都是钓鱼的黄金时间,只要注意钓法,爆护也不是
每年我都至少写一篇关于安全的文章,即使没流量、没人看,我也一直在坚持,自认为这是对关注我、信任我的钓友负责。虽然我的影响力有限、虽然讲的那点东西都是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就算是能够让几个人引起注意也是好的。钓鱼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能够缓
入夏以后,喜热怕寒的大体型鱼会非常活跃,尤其是芒种过后,这些鱼类的食量又大,口味又猛。所以,不少人把目标鱼种集中在了草鱼、鲢鳙等大鱼上。但是大鱼警惕性高,非常狡猾,因此,钓鱼界有句俗语叫“喂近钓远,鱼篓装满”。也就是说,针对大鱼的特性,采取
野钓,是一种大家都喜欢的钓法,惊险刺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是什么鱼,比养鱼池里每次都是一样大的鱼,多了一份期待感,用小线博大鱼的快感。但是现在钓法越来越多,飞铅,台钓,谷麦钓法,等等,让刚开始钓鱼的钓友眼花缭乱,每一种都想试一试,到最后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野钓,我也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是几年了,平时钓鱼都是去野外钓的,没有去过赌塘钓鱼,野钓好处有两个,一:不用花费买门票,二:野钓有时惊喜还是蛮多的,所以我爱上了野钓。野钓属于一种休闲钓法,它和竞技钓是不一样的,野钓主
粉丝和我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我觉得可能会对大家钓鱼有帮助,所以就以文章的形式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看到最后。我平时经常和钓友交流一些钓鱼上的问题,但大多数是关于装备选择、钓法、调漂等等。昨天一粉丝通过头条后台私信我,没说什么事,就要了联系方式。